
→ 防止互花米草復生和二次入侵
→ 不破壞底棲生態環境
→ 空-天-地一體化互花米草動態識別
→ 基于GIS的互花米草監測防治多源數據融合
→ 生態治理智能機器人集群自動管理
目前全國互花米草入侵面積達到6萬公頃,嚴重侵害潮間帶灘涂資源,破壞了本地生態系統,降低了生物多樣性,而且缺少長期有效的治理與防控手段。傳統刈割+翻耕,需要多次翻耕,對底棲生物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水淹3-6個月,底棲生物在水淹狀態下幾乎滅絕;化學治理方法,生態破壞性無法估量;并且傳統治理方法,大范圍、無選擇性的清除,對本地生態系統造成不可恢復性的破壞。
針對傳統互花米草治理方式的根本性問題,互花米草生態治理體系借助互花米草人工智能識別、不同生境互花米草多源遙感精準識別、治理成效智慧評估等關鍵技術,能夠在不破壞本土植被和底棲生態環境的前提下,精準識別并清除互花米草,真正達到互花米草的長效生態化防治目的。
本系統基于B/S的架構,構建出四層體系結構,自下而上分為數據層、系統層、應用層和表示層。
依據現場作業數據和區域環境數據,構建基礎數據層,并通過數據傳輸和數據調用,給系統層提供基礎數據支撐,系統層通過數據報表引擎和GIS引擎的綜合計算功能,將數據層傳遞的數據進行分析運算。應用層各個子系統可對系統層處理過的數據進行多方式、多層次的展現,監測數據管理系統對報表引擎運算過的數據進行頁面展示,GIS地圖子系統從GIS引擎獲取到運算分析后的專題圖并進行地圖操作展示,互花米草治理監測子系統和入侵及預警子系統均從系統層調用實時/歷史數據以及報表數據進行二次運算,再反饋指令給系統層,從而驅動現場工作的機器人進行規劃作業,數據可視化子系統調用系統層運算后的數據進行可視化呈現。表示層能夠使用不同的客戶端進行瀏覽觀看,能夠根據不同的用戶權限訪問應用層的各個子系統。
1)監測數據管理子系統
監測數據管理子系統具有衛星遙感數據、無人機拍攝數據和地面監測數據上傳及展示功能?;セ撞葜卫砑氨O測所需數據有互花米草生態治理智能機器人數據庫、衛星遙感數據庫、無人機飛行數據庫、現場監控數據庫和監測產品數據庫,本系統能夠根據需要調用和上傳相關數據。
2)GIS地圖子系統
提供互花米草遙感監測專題圖,能夠對地圖進行縮放展示功能?;诙?/span>\三維GIS系統,繪制互花米草區域分布專題圖,可進行地圖縮放、全圖顯示、漫游、鷹眼顯示、分層選擇、單點選擇、矩形選擇、圓形選擇、地圖打印、地圖切換以及其他專題圖制作等操作。
3)互花米草生態治理智能機器人集群管理子系統
通過5G網絡進行遠程監控和管理,可實時查看現場互花米草生態治理智能機器人工作狀態和工作軌跡,結合無人機和衛星遙感數據,可對整個區塊進行細致排查和狀態更新。并能夠調用現場調查數據和遙感監測數據,展示互花米草治理前后場景變化和生態環境變化數據。
4)互花米草治理成效智慧評估子系統
借助現場監控數據,結合不同時間上傳的無人機飛行數據和衛星遙感數據,集成已有的互花米草智能識別技術。將檢測到互花米草的區域信息導入GIS系統,并按照零星入侵、斑塊生長、大片聚集和區域占據等級別標注入侵程度。能夠實現對清除區互花米草復生狀況及互花米草新入侵狀況進行預警,及時引導互花米草生態治理智能機器人前往實施精準清除,從而實現對互花米草的長期生態化治理目標。